今年报名人数,还会继续跌吗?-学冠教育

今年报名人数,还会继续跌吗?

学冠教育 好方法好成绩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讯 > 热门资讯

今年报名人数,还会继续跌吗?

2025-10-20 13:24 来源:学冠教育官网 作者:学冠教育小编 浏览量:9
摘要:26考研昨天已经正式开始报名,千万别错过时间!2025年10月16日-10月27日 每天9:00-22:00如果你在预报名期间就已经报名成功,那就不需要再次报名;想要修改报名信息的同学,现在也可以修改了~正式报名注意事项:✅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修改“招生单位”、“报考点”、“报名方式”等报名关键信息时,要先取消已有报名,再进行重新报名。✅生成的报名号要牢记,报名信息表建议存一份到

26考研昨天已经正式开始报名,千万别错过时间!


2025年10月16日-10月27日 每天9:00-22:00


如果你在预报名期间就已经报名成功,那就不需要再次报名;想要修改报名信息的同学,现在也可以修改了~


正式报名注意事项:

✅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修改“招生单位”、“报考点”、“报名方式”等报名关键信息时,要先取消已有报名,再进行重新报名。

✅生成的报名号要牢记,报名信息表建议存一份到电脑里,以后有用。


敲完黑板之后,咱聊点轻松的。


每年报名季,大家最关心的除了流程,就是今年的“战场”到底有多拥挤。


大胆预测一下:今年的报考人数,大概率还得降。




三个非常直观的现象:


1️⃣ 研招网,前所未有的丝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今年研招网的报名通道,简直太顺畅了,不到五分就搞定所有流程。




(26考研预报名情况)


而往年预报名系统崩上热搜几乎是固定节目,那种全民吐槽的盛况,今年消失了。




(25考研预报名情况)


2️⃣ 报考点再次缩招  


除了系统流畅度,我还对比了一下报考点数据。


发现,相较于25考研,26考研的报考点总数还在减少,且主要集中在考研大省:


北京从63处减少为58处,天津从38处减少为37处,河北从53处减少为52处,辽宁从35处减少为31处,四川从71处减少为67处,新疆从34处减少为33处……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


每个报考点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考点减少,尤其是在这些往年人满为患的省份,几乎可以看作是官方对今年报考人数减少的一个侧面印证。(ps:这个逻辑,在24、25考研时已经得到过验证。)


3️⃣ 社交媒体,降温明显  


再看看舆论场。


前两年,每到这个时候,“考研加油”、“一战成硕”的话题会刷屏各类app。


而今年,讨论的热度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对“考公”、“找工作”的更多关注。





所以,综合系统压力、官方布局和舆论热度这三方面来看,今年的报考总人数大概率还是下降的。


但,这也不意味着考研变容易了。


总人数的短期波动,改变不了学历内卷的长期趋势。现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选择深造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绝对不要抱着“一战试手,二战上岸”的心态去备考。考研这件事,最怕的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每次的再来一年,消耗的不仅是时间和金钱,更是你的心态和信心,往后只会更焦虑、更难。


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

26考研昨天已经正式开始报名,千万别错过时间!


2025年10月16日-10月27日 每天9:00-22:00


如果你在预报名期间就已经报名成功,那就不需要再次报名;想要修改报名信息的同学,现在也可以修改了~


正式报名注意事项:

✅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修改“招生单位”、“报考点”、“报名方式”等报名关键信息时,要先取消已有报名,再进行重新报名。

✅生成的报名号要牢记,报名信息表建议存一份到电脑里,以后有用。


敲完黑板之后,咱聊点轻松的。


每年报名季,大家最关心的除了流程,就是今年的“战场”到底有多拥挤。


大胆预测一下:今年的报考人数,大概率还得降。




三个非常直观的现象:


1️⃣ 研招网,前所未有的丝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今年研招网的报名通道,简直太顺畅了,不到五分就搞定所有流程。




(26考研预报名情况)


而往年预报名系统崩上热搜几乎是固定节目,那种全民吐槽的盛况,今年消失了。




(25考研预报名情况)


2️⃣ 报考点再次缩招  


除了系统流畅度,我还对比了一下报考点数据。


发现,相较于25考研,26考研的报考点总数还在减少,且主要集中在考研大省:


北京从63处减少为58处,天津从38处减少为37处,河北从53处减少为52处,辽宁从35处减少为31处,四川从71处减少为67处,新疆从34处减少为33处……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


每个报考点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考点减少,尤其是在这些往年人满为患的省份,几乎可以看作是官方对今年报考人数减少的一个侧面印证。(ps:这个逻辑,在24、25考研时已经得到过验证。)


3️⃣ 社交媒体,降温明显  


再看看舆论场。


前两年,每到这个时候,“考研加油”、“一战成硕”的话题会刷屏各类app。


而今年,讨论的热度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对“考公”、“找工作”的更多关注。





所以,综合系统压力、官方布局和舆论热度这三方面来看,今年的报考总人数大概率还是下降的。


但,这也不意味着考研变容易了。


总人数的短期波动,改变不了学历内卷的长期趋势。现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选择深造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绝对不要抱着“一战试手,二战上岸”的心态去备考。考研这件事,最怕的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每次的再来一年,消耗的不仅是时间和金钱,更是你的心态和信心,往后只会更焦虑、更难。


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

热门推荐

河北学冠奇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师大科技园9楼901

邮编:050000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161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48号

Copyright www.xueguan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学冠奇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咨询热线

400-0065-985

售后服务

1993070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