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所”指的是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具备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资格的院校,全国共有34所高校属于这一类别。这些学校依据报考本校考生的总体情况和招生计划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确定后报教育部备案即可。其复试启动时间通常较早,更方便考生进行调剂。
通常来说,“34所”公布分数线的时间较早,复试安排也相应提前。这对考生——尤其是需要参与调剂的同学而言非常关键。例如,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若在3月10日得知未达到校内自划线,即可提前准备调剂,而不必像非“34所”考生那样,等到3月25日国家线公布后才能行动。
关注“反差型”院校与专业
“34所”的自划线一般高于国家线,整体报考难度较大。不过也存在个别学校的特定专业分数线低于国家线的情况,尤其是理工类院校中的人文社科专业,或文科类院校中的理工科专业,有时甚至其优势专业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文学类公共课复试线常为50分,明显低于国家线的55或54分;2021年,该校文学复试总分线为350分,而国家文学线为355分。
中西部高校竞争相对缓和
从地域分布来看,34所自划线高校中,位于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学校报考竞争通常更为激烈。而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如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同样专业录取难度可能略低于东部同类型高校(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当然,“相对好考”仍取决于具体专业情况。
以下是34所自划线高校完整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211工程”指的是“面向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约100所高校给予重点支持和资金优先分配。至2011年,211工程规模稳定在112所高校,不再新增。
许多国内顶尖高校在招聘教师时,虽未明确限定应聘者的学历背景,但通常要求本、硕、博三个阶段中至少有一个211或两个985院校背景。因此,未来有意进入高校任教的同学,需在211/985院校中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习。
所有985高校均属于211,但211高校不一定都是985。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在985和211高校之间,还存在一类“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院校。这些高校属于211,但不属于985,而是由中央部委直属。
该平台以行业特色型大学为基础,重点建设其优势学科,旨在满足国家与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升学科创新能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群。
共有24所高校入选该平台: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读完以上内容,相信你已经对中国高校的层次划分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那么,你目前正处于哪个段位呢?
“34所”指的是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具备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资格的院校,全国共有34所高校属于这一类别。这些学校依据报考本校考生的总体情况和招生计划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确定后报教育部备案即可。其复试启动时间通常较早,更方便考生进行调剂。
通常来说,“34所”公布分数线的时间较早,复试安排也相应提前。这对考生——尤其是需要参与调剂的同学而言非常关键。例如,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若在3月10日得知未达到校内自划线,即可提前准备调剂,而不必像非“34所”考生那样,等到3月25日国家线公布后才能行动。
关注“反差型”院校与专业
“34所”的自划线一般高于国家线,整体报考难度较大。不过也存在个别学校的特定专业分数线低于国家线的情况,尤其是理工类院校中的人文社科专业,或文科类院校中的理工科专业,有时甚至其优势专业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文学类公共课复试线常为50分,明显低于国家线的55或54分;2021年,该校文学复试总分线为350分,而国家文学线为355分。
中西部高校竞争相对缓和
从地域分布来看,34所自划线高校中,位于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学校报考竞争通常更为激烈。而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如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同样专业录取难度可能略低于东部同类型高校(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当然,“相对好考”仍取决于具体专业情况。
以下是34所自划线高校完整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211工程”指的是“面向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约100所高校给予重点支持和资金优先分配。至2011年,211工程规模稳定在112所高校,不再新增。
许多国内顶尖高校在招聘教师时,虽未明确限定应聘者的学历背景,但通常要求本、硕、博三个阶段中至少有一个211或两个985院校背景。因此,未来有意进入高校任教的同学,需在211/985院校中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习。
所有985高校均属于211,但211高校不一定都是985。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在985和211高校之间,还存在一类“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院校。这些高校属于211,但不属于985,而是由中央部委直属。
该平台以行业特色型大学为基础,重点建设其优势学科,旨在满足国家与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升学科创新能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群。
共有24所高校入选该平台: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